“平安辛寨”正入社走村,深扎稳定治理之根基
和谐绿树为百姓遮风挡雨
辛寨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网格化为抓手,持续强化工作嵌网,实施党建网格全要素重构,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推动民心在网格凝聚、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拓展,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显著增强。
亮点之一:织网定章,实现组织体系全覆盖。坚持科学谋划,将原有的党建网格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按照“以街为网,以巷为格”原则,搭建街道—社区—村—网长—格长“五级组织架构”,共在全街道划分474个网格、474名网长、2245名格长,联系群众22660户、12.7万人,消除服务“空白地带”,激活治理“神经末梢”,为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对网格进行全要素重构,参照往年党建网格化要求,将村周边企业、门店、农业畜牧大棚、各类院落、农业设施等归于临近网格,把全村边边角角、所有事务全部落实到网格管理,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激发网格活力,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亮点之二:精管细治,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按照“组织建网、工作嵌网、党员在网、群众用网”的要求,建立街道网格化工作月调度,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实现“信息收集—分派—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效能。网格员每月开展一次走访活动,全面收集网格内的重大信息,及时进行研判和情况上报,同时记录好工作笔记,目前已开展9次月调度,各社区内共收集问题5642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同时建立网格员管理考核机制,以“周查、月评、季考”等方式具体进行,即:每周现场督查、每月“五比五验”、每季考核评价,今年以来,已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25名网长、格长,累计评选63名优秀网格员。
亮点之三:一网统管,提升网格管理“辛”效能。根据优化后网格员们实际情况,针对网格管理事项,对网格员进行业务素质提升,突出农业、扶贫政策、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重点,组织“网格员综合素质能力大提升”培训班5场次,社区、村自行组织专项培训10场次,增强网格员的履职履责能力。建立“网格+”工作机制,把头盔整治、防汛、防溺水、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如“网格+人居环境整治”,各村瞄准“三边”、“三底”、“三大堆”等关键点,网格员带头,党员群众齐上阵,清理生活垃圾1.98万吨,清理“三大堆”1525处,清理村内水塘57个、沟渠274公里,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富美辛寨”,几度耕耘,兴产业,立特色
枝繁叶茂,枝上财富换来百姓幸福
据报道,近年来,辛寨街道科工委始终坚持“稳粮、兴果、优畜、增产”总基调,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大樱桃、桃等特色产业更新,全面提升45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街道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蜜蜂产业特色示范镇,成功入选2023年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创建单位。
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集聚要素资源,促进产业融合,突出龙头带动,强化科技支撑,以经营乡村理念,全面做活乡村振兴片区化、融合化“大文章”。
充分挖掘山水生态禀赋,定位“中部枢纽、产业强镇”目标愿景,以丹河流域自然风貌为轴心,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域提升”发展思路,将辖区划分为樱山红乡村振兴辐射区、田园牧歌乡村振兴引领区、辛耕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美乡村生态建设保护区、凤凰田园乡村振兴核心区及山珍优品乡村振兴集聚区6大片区。
“一带”串珠成链,凝聚融合发展新合力:六大片区以丹河为轴,聚焦“做山水文章、兴绿色产业”,依托丹河水生态,持续打造高质量水生态环境,修建环丹河10公里生态廊道,同步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丹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带,沿岸带动大樱桃、葡萄集中连片种植,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产业链条和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一领”力量凝聚,夯实组织堡垒战斗力:该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领镇域党组织协同发力,不断织密责任网络,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责任链条,完善落实相关制度,构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动态监督的责任落实体系,确保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北部“辛耕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率先创建“红链·辛能”共富联盟品牌,成立示范片区党委,实行“1145”运行模式,推行党员服务“1510”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实现“组织振兴”。
“两翼”齐飞驱动,提升致富增收源动力:街道紧紧围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建设,加快土地连片流转,培强壮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大樱桃、阳光玫瑰、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抓好果品高科技示范园、樱山红产业园、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园等4个园区建设,持续推进丹河流域综合治理,打造丹河流域生态农业观光带,引导形成片区化种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实现“产业振兴”。
“多点”统筹推进,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中部凤凰田园乡村振兴核心区,发挥山水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凤凰谷山陡、林深、石秀、路幽特色风貌,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搭建体育文化基地,承接汽车拉力赛、山地马拉松等赛事;融入蜜蜂元素和传统美学,建设蜜蜂博物馆、研学基地,持续举办“槐花节”“蜜蜂节”等节会,打造集休闲、观光、教育、手造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实践基地,放大“农业+”叠加效应,推动实现“文化振兴”。
西部和美乡村生态建设保护区,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以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产业美、风尚美“五美”为目标,突出整村推进、重点示范、以点带面,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奋力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推动实现“生态振兴”。
东部田园牧歌乡村振兴引领区和南部山珍优品乡村振兴集聚区,适度发展奶牛、生猪、山楂、山枣等特色产业,实施精致农业提升工程,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推广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下种养模式,扩大丹参、黄芪等中草药种植面积,增加农林复合经营收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在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科研成果实验生产基地落户辛寨基础上,持续推行“能人治村”“人才兴产”“雨露计划”,多渠道对接科研院校,开展人才交流,在“引、育、用”上持续发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实现“人才振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辛寨街道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片区化、融合化发展,按照“一带两翼三产五业六组团”发展思路,以“辛耕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动果品高科技示范园、冷链物流产业园、高端多肽饮用水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高效辛核”,为产业拓道提速,铸品牌,拓市场,汇效能
工业版图中有智慧明珠闪光
在山东省临朐县,辛寨街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强镇,工业基础难说雄厚,也没有突出的支柱性产业。这样的一个街道,近年来却逐渐成为临朐工业版图上的一片发展热土:国内出口美国的每10辆童车中就有1辆来自辛寨,全国50%的硬质合金回收到辛寨后再加工。在这个街道,“瞪羚”、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已发展到15家。
日前,记者走进辛寨街道,进企业、看项目,感受到火热的发展势头……
临朐县卧龙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从回收的硬质合金中提取钨粉、钴粉以及相关系列产品,年回收硬质合金5000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硬质合金回收企业,全国有50%的硬质合金回收到这里进行再加工,实现废物利用。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一桶桶的产品码放整齐、等待发货。生产线上,工人有序地忙碌着。公司总经理王温阳告诉记者,企业多年来连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生产经营保持良好态势,目前企业订单已排到11月份,所有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在祺月集团的产品展厅,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着这个企业38年的成长经历。这家以生产童车为起点的企业,目前产品已涉及医疗用床、晾衣架等,是江北最大的童车生产企业,童车年产量达到400万辆,主要销往欧美等海外市场,其中仅美国市场就占60%的份额。
公司经理张存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持续保持强大的创新力,每年推出新产品100多款,投入研发费用达1400多万元,通过与国外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合作,实行订单加工,市场持续向好,今年订单同比增长约30%。
卧龙硬质合金与祺月集团是辛寨街道的传统老牌企业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辛寨街道锚定主导产业,精准扶持、靶向发力,扎实推进“百企扩能”行动,“一企一策”引导企业进行工艺提升、设备更新,技改扩能项目实现全覆盖,技改投资增速连续三年达到30%以上。
精工泰钢是不久前投入生产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经理吴治成告诉记者,企业主要生产大型桥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及机场重钢材料,目前2#车间已投入使用,正在建设的1#和3#车间,将新上数字化制造和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辛寨街道也将成为全市最大的重钢生产加工基地。
落地一批,储备一批,辛寨街道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和项目招引,进一步积蓄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街道排查闲置厂房与低效院落42处,腾退低效闲置厂房7处,总面积达350亩,置换优质项目6个,总投资达11亿元。坚持向空中要效益,创新建成临朐县首个多层立体结构车间,节约土地超过60%,亩均效益提高3倍以上。街道还先后到长三角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7次,引进核电储能、涂料容器等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达107.5亿元。
向“百亿辛寨”迈进,是辛寨街道锚定的新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抓项目、促转型、扩增量,让发展根基更为扎实。连续两次夺得全市“实干担当走在前”红旗,为干事创业增添了不竭动力,辛寨街道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文脉辛寨”扩展半径,春雨滋润醉泥土
新追求、新风尚、新价值,与时代同行
时光真情审视:临朐县辛寨街道以适应群众需求和提高群众幸福感为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了“一心、两带、多点”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其中,“一心”是指以辛中村居民聚居点为中心,“两带”是指东红路、横滨路辐射居民活动带,“多点”则是以居民步行15分钟的日常出行范围为界,链接伴山公园、丹阳湖湿地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龙岩谷观景台等多个基层文体阵地。文化生活圈因地制宜提供种类全、品质高的服务供给,让居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因地制宜,打造“圈内阵地”。街道“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共建有9个公共文化场所,分别是街道综合文化站、辛中文化活动中心、王家东圈文化活动中心、王家西圈文化活动中心、大峪村史馆、伴山公园、龙岩谷观景台、元帅楼、丹阳湖湿地公园和省级凤凰谷森林公园。其中,街道综合文化站设有历史文化展厅、非遗展厅、书画创作厅、舞蹈排练室等各类功能室,总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此外,街道多方筹集资金120余万元,拆除乱搭乱建560平方米,新建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处;完成了基层党建、美丽乡村、移风易俗等内容的墙体彩绘1.2万平方米;完成了10条街巷绿化美化,实现了圈内村容面貌大变样。
应有尽有,满足“圈内生活”。文化生活圈内步行可达的范围内均配备了便利店、卫生所、口袋公园等基础设施,居民走出村庄就能得到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购物娱乐,看病买药都十分方便,便捷的配套设施,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让广大居民更多地享受实惠与便利。圈内配备的非遗展馆、文化展厅、辛寨诗社、国学讲堂等10余个多功能室常年开放,县书法家协会每周授课,老年大学开展书画、剪纸、舞蹈培训150余班次。去年以来,文化生活圈内开展北方第三届蜜蜂节暨第五届槐花节、中国(临朐)第二届龟石砚精品展、“一村一场戏”、“砚之归来”广场舞大赛、“桃花节”等节会活动130余场次。
精彩纷呈,共建“圈内惠民”。充分利用惠民综合体建设契机,高标准打造“群众之家”等团属阵地,搭建文化生活、志愿服务等平台。针对农村农业群体实际需求,成立服务驿站,提供理论学习、歇脚休息、洗澡理发、饭菜加热等暖心服务,让群众阵地“建起来、聚起来、活起来”。在文化生活圈内积极开展“五进五送”志愿活动,以志愿服务机制保障为重点,统筹整合资源,打造联动高效、多维多元的12支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群众需求,开展智能手机教学、上门理发、公益课堂等文化公益活动,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爱在辛寨”“医心为您”“爱心驿站”“青苗成长”“情暖夕阳”“文化乐民”等6个文艺志愿服务品牌已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推进了文化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辛寨街道将持续深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以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心圈”为主线,坚持场馆融合、资源优化、要素集成,不断提升自身公共文化空间和服务,充分链接周边公共文化资源,用文化惠民圈起品质生活,用公共服务润泽幸福民生。
在丹水河畔,沿着新的风景走下去,会发现当时间用共产党人的“两个优良传统”的尺子,去衡量他们的规划、项目、产品,效能的数字已逐步贴近真实,他们求真务实的铁作风,与虚假、浮夸、花架子的官僚形式主义已拉开距离。老百姓为领导班子打出高分,是因为他们将沉甸甸的果实交到了父老乡亲的手中。
(作者:鲁政宣 潍众闻 高胜 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