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头条

中央级媒体+产业推介平台
央媒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能源 > 正文 >

央媒聚焦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听民声创高效—— 真情耕耘百姓事,“和美”与“富美”双翼齐飞

央媒聚焦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听民声创高效—— 真情耕耘百姓事,“和美”与“富美”双翼齐飞
2025-01-03 13:06:41 来源:中国网  
      背负使命,瞄定新目标,脚踏实地前行,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党委领导用实践证明,始终让党建引领的火焰旺盛地燃烧,就是保证了铸造党员的先进性、模范力和奉献精神的热情。从党委一把手到每位党员干部,他们都坚持做到了争当勤奋好学的“一面镜子”、锐意进取的“一杆旗子”、增强团结的“一座桥梁”、拒腐防变的“一堵铁墙”,弘扬正气的“一把利剑”、无私奉献的“一头黄牛”,这便是战斗力之源、弘扬党性之根、推助大发展之力、改变现实之器。因此,他们的创新有底气、有正气、聚人气,每张答卷中都写满了执行力、先锋力和奉献精神。

秋色映照,果实飘香。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程中,青州市弥河镇党委书记李福建带领一班人,提出创建新机制、建立新标准、收获新效能、攀登新高度的奋斗目标,以过硬的政治品格与履职能力,释放先锋红色力量,打造“品质民生”,树立清廉发展标杆。

弥河之水有青山蕴藉

以法治力绘出治理图,赏心悦目,民心安然

  青州市弥河镇的主要领导说,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是基层法治建设的一线阵地,是公共法律服务的前沿窗口。近年来,青州市司法局弥河司法所深入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注重发挥好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治建设等职能,突出做好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平安、和谐、法治弥河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亮点之一:普法宣传,让“法治之风”吹进群众心中。“大爷大娘,我是普法宣传员小郭,我又来咱们村宣传法律知识了……”一条横幅、一张桌子,“普法摊位”支起,村民们纷纷上前,咨询各类法律问题。“一名合格的普法宣传员,除了具备法律知识,还要将‘法言法语’转变成老百姓能听懂的家常话,才能真正实现普法为民、为民普法。”弥河司法所工作人员郭震说。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弥河司法所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作为目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在身边”,将法治传播到千家万户。

  为切实提升法治教育宣传实效,弥河司法所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促面,加快推动法治建设进程,激发基层活力。

  同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全面打造基层法治宣传阵地。目前,全镇77个村实现法治图书馆“全覆盖”,多个村庄获评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育“优”干部,真抓实干强作风。以提升基层干部“学习力、研究力、执行力”为重要抓手,整合全镇优势资源,持续开办干部教育“大讲堂”,擦亮“弥水论坛”宣讲品牌,搭建良好平台、组织系列学习交流活动。本着“分类管理、量身培优”原则,细化干部类别、定制培训课程,组织开展“支部书记大讲堂”“青年干部大讲堂”“代表委员大讲堂”“农村干部大讲堂”等特色班次,累计培训5300余人次,实现全镇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两代表  一委员”全覆盖。

  育“强”农民,壮大发展生力军。按照“以企业党建推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助力农民致富”总思路,助力农民学知识、长技能,培养职业新农人,加快推进产业振兴。亚泰农科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开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围绕花卉培育、网络电商,开展实用农技培训3000余人次,支部内的科研人员、育苗专家、电商人才面对面授课,农户可实际上手操作,真正学懂弄通。华盛农业科学研究院党支部将“华盛农民大讲堂”延伸到育种试验基地、生产制种基地,通过青年技术专家与“示范户”一对一形成结对帮扶小组,实现“专家+农户”结对指导,将教学、生产、科研充分融合,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以“党建+人才”赋能农业发展。

  亮点之二:联建联动,构筑协作发展“新模式”。跨村联建,抱团取暖共富裕。今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弥河镇扎实推进“跨村联建”工作,在6个片区22个村开展了全域试点。今年3月,龙泉社区党委成立并开展试运行。建立了由新村党委统领,各村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协作运营的“党委统领、五方联动”整体架构,形成了“六抓六新 六力提升”的跨村联建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联治联服为途径、以康养融合为特色、以提升品质为目标”的“拆迁合并型”跨村联建新路径。

  党建联盟,强企富村“比翼飞”。九龙峪区域党建联盟持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丰富完善联盟例会、书记轮值制度以及“三共机制”的现实内涵,逐步总结形成了“以党建带联盟、以联盟聚资源、以资源兴产业、以产业促共富”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持续带动周边10500名村民增收致富。在现有成员单位基础上,拟计划将青州不夜城、清凉山农业、上院村等吸纳加入联盟,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扩大服务范围,密织“红色网格”,在人居环境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全方位助推联盟村实现振兴。

  产业联兴,提档升级增效能。持续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充分发挥优势龙头企业“头雁”作用,以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蓝本,打造“产业链上党旗红”高端花卉产业党建品牌。内外联引建设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与青州花卉学院在内的10家花卉研发机构进行“联姻”,免费为花企、花商、花农提供讲座、培训服务,组建花卉科技服务“朋友圈”,形成裂变式的良好发展模式,打造“党建引领、产业联兴、富农增收”乡村振兴新样板,助推花卉产业做大做强。

弥河之水有助催内力,用和谐“新格局”

架起党群“连心桥”,共建共享惠泽民生

代表履职,架起党群“连心桥”。以“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为主抓手,在用好九龙峪区域党建联盟党群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基础上,积极拓宽党代表履职渠道和载体,在龙泉社区新打造一处“弥水灯塔”党代表工作室。县镇两级党代表轮流坐班,截至目前共接待党员群众3000余人,解决处理各类问题1800余件,“党员志愿先锋队”“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等建议做法均得到采纳并推广使用。创新开展“党代表,开讲了”特色系列党课,潍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袁晓伟博士主讲的《先锋引领种业“中国芯”》,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党课。

协商议事,绘就民意“同心圆”。深入探索民主协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形成系列创新经验。九龙峪区域党建联盟不断完善联盟例会制度,广泛收集议事诉求,适时召集协商解决重大问题。自制度制定以来,共召开例会38次,解决问题180余个,已成为联盟日常运行、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保障。龙泉社区党委延续“泉畔议事”传统,搭建起“泉畔议事亭”“龙泉邻里议事厅”百姓议事协商平台,探索形成社区党委、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联动、四步议事”的“三联四议”邻里议事法,让群众直接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实现由“管百姓”到“百姓管”的转变。

织网扎根,为民服务“零距离”。持续深化“织网扎根·平急结合”行动,以“四长责任制”细化网格管理,探索形成“1+3+X”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一支基层治理和服务的“常备军”。在辖区小区,以楼栋网格为单位组建若干支楼栋长单元长志愿服务队;在辖区村庄,以街巷网格为单位组建若干支街巷长志愿服务队。同时划分6大片区,每个片区组建3支专项志愿服务队,按队伍专长、片区特点,涵盖党员、医疗、文体等多种人群或领域,服务面向本片区,充分实现了志愿服务力量在基层的全覆盖。

弥河之水有天地精华,以村企联建“双赢”

打通财富汇集“大动脉”,发展红利民生共享

高点定位,精心耕耘,助力发展,再传捷报。弥河镇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谋划企业发展,实施“村企联建”工程,构建花卉全产业链条,把“小花朵”培育成致富“大产业”,走出一条党旗红、科技强、产业兴、共富裕的创新发展之路。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获评2023年度潍坊市“过硬党支部”。

切入点之一:党建赋能 构筑“引凤巢”,搭建科创载体聚才新高地。创新“双向培育”机制。发挥党员在科技兴花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企业党支部中有7人从事组培、新品种炼苗等技术研发工作,研究推出9项新技术。搭建创新平台矩阵。支部搭桥与中科院、中国花卉协会等33家专业院校、机构签订战略协议,成立全省首家花卉院士工作站。搭建国家、省级平台16个,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实施“传帮带”战略。开展“党员骨干传帮带、学习结对共提高”活动,先锋党员“传帮带”研发人员57名。承担8项省市重点科研项目,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13项,发明专利20项。

切入点之二:联建聚能 优化“创业圈”,打造兴村富农党建联合体。技能培训强本领。与青州花卉学院等10家研发机构党支部“联姻”,成立“花卉大讲堂”,免费为花企、花商、花农提供培训。创新创业添活力。推行“支部+企业+创客+工友”模式,扶持30余家花卉小微企业、50余名创业者成功创业。产销一体惠民生。与周边14个专业村党支部合作,构建“一村一品”新格局,多肉种苗产销量占全国50%,带动4100多户、1.8万余人增收致富。

切入点之三:“一企三金” 激活“春水池”,致力乡村发展谱新篇。流转土地,村民得租金。流转周边农户土地,每年支付租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安排就业,村民得薪酬。企业就地就近吸纳周边村民就业,让村民有事可做、有钱可挣。合作发展,村民得收益。创新“产业三包”模式,对有意愿发展苗木种植的村民,包种苗提供、包技术培训、包苗木回购,在新农村发展路上开出“娇艳的花朵”。

弥河之水有孵化温度,打好助企“组合拳”

提升走向市场“加速度”,法制政府增添魅力

高效发展,智能助力,再攀新高。今年以来,弥河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启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精准惠企 开拓政策解读“新模式”。成立惠企政策研究小组,面向辖区内符合条件的320余家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推送“政策大礼包”。建立定期联系制度,讲解电子商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及工业企业“小升规”有关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共举办解读会10余次,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跟踪督办、及时反馈,惠及企业近百家。

深耕细作 构建“一对一”包靠服务网。创新实施“一对一”包靠服务机制,将全镇企业纳入服务网,机关干部成为企业“贴心人”,深入一线,倾听企业声音,送上“青州市惠企政策服务包”,并通过全周期、全流程的跟踪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解决发展难题,让企业在成长的道路上轻装上阵,加速奔跑。

创新思维 搭建政企合作新桥梁。面对市场的新挑战与机遇,弥河镇积极拥抱变化,以创造性思维引领服务升级,搭建起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定期举办政企交流会,让信息更畅通,合作更紧密。通过“互配互采”等活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

沿着新的风景走下去,会发现当时间用共产党人的“两个优良传统”的尺子,去衡量他们的规划、项目、产品,效能的数字已逐步贴近真实,他们求真务实的铁的作风,与虚假、浮夸、花架子的官僚形式主义已拉开距离。老百姓为领导班子答出高分,是因为他们将沉甸甸的果实交到了父老乡亲的手中。

(作者:鲁政宣 众闻 潍广讯 高远 向程 余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