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5月22日电 题:“双宝”守护者薛康:探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的创新表达
作者 王利文
“这幅作品叫做《指挥家》,这只大熊猫挥舞小爪子,像是在指挥大自然的‘乐章’。”在22日举行的202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四川主场活动上,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成都大学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客座教授薛康回到故乡四川雅安,交流近年通过大熊猫和金丝猴(简称“双宝”)两个文化IP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图中的大熊猫身体直立,双眼炯炯有神,爪子停留在半空中,宛如一名大自然的“指挥家”。
大熊猫和金丝猴,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相继发现了大熊猫和川金丝猴,被认为是这两个物种的人类首次科学发现。
“宝兴县不仅是‘双宝’的故里,也是我的家乡。我希望聚焦这片土地,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2015年退居二线后,爱好摄影的薛康开启大山深处的拍摄之旅,将镜头对准“双宝”。
为了捕捉到大熊猫和金丝猴的细腻瞬间,薛康乐此不疲地辗转于湖北神农架、云南香格里拉、贵州梵净山、陕西周至以及四川九寨沟、平武、唐家河等地,行程数万公里。活蹦乱跳的金丝猴常生活在海拔两三千米的保护区,薛康背着二三十斤的装备,在深山中、雪地里常常一等就是一天。“并非每次都能尽兴而归,有时几百张甚至上千张照片中才能选出一张满意的,但拍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薛康表示,每次“寻宝之旅”,与当地护林员、摄影爱好者的沟通交流,也成了他深入了解“双宝”的窗口。
随着素材不断积累,薛康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2020年至2022年,薛康以自己记录的“双宝”专题影像作品和收藏的主题邮品等数百件素材,先后编著成《金丝猴邮集图鉴》和《大熊猫邮集图鉴》向全球发布。
这些年,薛康还带着自己的作品,在法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或参加相关邮展,或举办“双宝文化艺术展”。他向世界一遍遍讲述中国“双宝”的故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故事。影像传播、集邮创新、出版宣传、展览推介……这一过程中,薛康也完成了从摄影爱好者到文化传播者的人生“蝶变”。
“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故事,每个作品都是经典。”4月中旬,来自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21个国家的28家主流华文媒体高层观看了薛康的“双宝”艺术作品。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副总编辑张兴鼎曾评价,薛康用艺术化方式呈现一张张照片背后的趣事,让观众不只是看热闹,而是真正深度了解“双宝”,更能够在国际传播中讲好四川故事、中国故事。
如今,69岁的薛康依然奔波于对大熊猫和金丝猴的保护、宣传工作中。由他倡议并牵头的《川金丝猴志》也已进入出版倒计时。在此前举行的2023昆明第19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薛康的《大熊猫——传播友谊的使者》获开放类“大镀金奖加特别奖”、《金丝猴邮集图鉴》获文献类镀金奖。
“‘双宝’故事就是中国故事的具体体现。下一步我想通过更大范围的讲座和文创、电影、动漫等方式,讲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薛康表示,未来,他将进一步扩大大熊猫和金丝猴两个文化IP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认识、关注和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