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头条

中央级媒体+产业推介平台
央媒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县域 > 正文 >

央媒推介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典范举措—— “峰”之力“云之妙”,拓展幸福民生三维空间

央媒推介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典范举措—— “峰”之力“云之妙”,拓展幸福民生三维空间
2024-12-09 13:54:02 来源:中国网  
      季节的履历翻过,这片土地的美好愿景中结满了果实。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领导班子将红色信仰铭记心中,躬身耕耘这片热土,洒下汗水与智慧,他们被称为“拓荒牛”;这支团队忠诚事业扎实干事,担当付出,被称为“老黄牛”;他们以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脉络,去描绘富美乡村的美景,他们被称为“孺子牛”。敢想敢干,勇于付出,大地才变得肥沃,他们浇灌、修剪,民生幸福才变得绿树长青。老黄牛的精神一旦与党的信念与发展战略融为一体,便释放出双倍的能量,将真实收获变得更加丰硕。

幸福民生启动新版本

红建设,真服务,双核运行,获得更多点赞

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服务水平,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云门山街道不断细化网格划分、推动资源下沉、创新服务理念,积极探索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微服务”撬动“大治理”。

党建引领织密“精网细格”。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组织体系,推动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全覆盖,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优化党群服务阵地布局,逐步提升改造1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完成海岱苑社区“迭代升级”。

多方聚力实现“全员入格”。坚持力量向网格聚集、工作向网格拓展、服务向网格延伸,持续建强服务团队。将工作力量向社区下沉,每个科室(站所)精简人员2-3人,工作力量全部充实到社区。将党员“双报到”、大学生“三下乡”等服务载体与网格统筹衔接,推动20余个部门、160余个党组织、310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进网入格、领单服务”。

需求导向推动“服务到格”。抓实“红色物业”服务体系,搭建“邻里夜话”“半月谈”等议事平台,累计解决充电飞线、环卫保洁等问题260余件。积极拓展新物业、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等领域“幸福伙伴”参与机制,确定爱心义剪、义务维修等5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动员热心群众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基层治理,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20余次,惠及群众2.1万人。

云门山街道党委政府将继续扎实推进网格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用网格力量,精准服务居民,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困扰情绪的“小事”,全力谋划和谐社会之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助力民生,扩大幸福伙伴“朋友圈”

留言区尽是认可与满意

为进一步筑牢社区治理共同体,把“为民服务”做精做细做实,今年以来,云门山街道不断精进“幸福合伙”计划,多措并举做大社区“朋友圈”,持续优化社区服务资源,促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亮点之一:优化组织建设:“多元主体”共治增动力。建立健全“社区党委一网格 (小区) 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体系,由党员担任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真正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构建以社区为核心,驻地单位、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共联体,实现工作联做、活动联办、难题联解。目前,已整合辖区3所高校、20余个驻区单位资源,链接共建单位和爱心企业124家,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扶资金20余万元,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0余件。

亮点之二:强化阵地建设:“多元平台” 共建添活力。打造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小区党群服务站为辅的“1+N”红色阵地。对13个城市社区逐步进行改造提升,立足居民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区,增设“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室”等基础功能室,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依托小区门岗和物业服务办公室等,延伸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和便民服务点,为党员群众提供学习教育、党群议事、休闲娱乐等服务,做到大门常开、居民常来、服务常在。

亮点之三:聚焦居民需求:“多元服务”共享提效力。围绕不同居民群体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共确定爱心义剪、健康义诊、环境整治、安全宣传等6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统筹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阅览室、健身室等文体活动场所,招募文艺志愿者66名,组建文体项目志愿服务队,开展象棋比赛、“文化进万家”“夜晚小剧场”等文化文艺惠民活动260余场,带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云门山街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凝聚“合伙人”联动合力,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幸福河流翻卷新浪花

主干道分扩出新支流,绿色生态文明传承新风尚

河流是生态血脉,是劳动者风景。为持续推进辖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以来,云门山街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聚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任务目标,加大河道管护力量,围绕“加减乘除”四步工作法,持续开展河道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全力巩固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成效。

健全机制做“加法”,管护责任落实落地。多次召开河长制专题工作会议,充分发挥街道、村两级河长作用,完善“河长+河管员+志愿者”的河湖管理体系,对辖区七里河、前温凉河、后温凉河、瀑水涧4条河道进行分片划段,建立“一河一档”养护管理台账。完善考核机制,每周调度河长巡河情况,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级考核。截至目前,27名村级河长巡河任务完成率100%。

冒头即清做“减法”,常态巡查见行见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巡河工作制度,联合河管员及美丽河湖志愿服务队等力量,紧盯河道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问题,加强重点河流河段的巡查力度,在河道周围易倒垃圾地段安装监控3处,设置围栏围挡6处,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每周利用无人机对辖区河道进行巡飞检查,细致摸排辖区水域安全隐患,做到水岸齐抓、治管并举。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问题165余处,现均已完成整改。

聚力宣传做“乘法”,河湖管护入脑入心。常态化组织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志愿服务,发放宣传单页3500余份,广泛向周边村民科普护河知识,引导群众自觉爱护河道环境。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在河道醒目位置设置维护河长制公示牌、划界公示牌40余块,将河湖概况、管理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公开公示,方便群众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共同监督河渠管理的良好氛围。

全力清障做“除法”,河湖治理提质提效。加强河流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聚焦河道内乱排污水、乱栽乱种等重点难点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出动人力、机械,对河道环境进行全面清理,做到清理全覆盖、整治无死角。成立督导检查组,对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定期“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实现问题动态清零。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河道集中清理行动20余次,出动1500余人次,清理河道垃圾360余处,疏通堵塞河道30余处。

云门山街道持续压紧压实责任,加大日常巡查管护力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常态化落实,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河湖生态环境。

当心系一方乐土的百姓,用满意和尊严清点创新发展的果实,他们欣喜地看到共产党人扎实的工作作风已开花结果,当村庄的平安、环保、美丽走进画卷,时间证实了共产党人的追求与实践只有与百姓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有温度、有精度、有纬度、有高度。

(作者:鲁政宣 潍众闻 高胜 余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