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重担,敢于作为,治理环境,再写华章。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南分局自觉践行建设“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环保铁军要求,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五个导向”激发党建业务融合“新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县域生态环境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沂南分局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党建工作现场交流暨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同时,沂南分局以“创建清廉执法品牌”的优秀成果,登上新台阶,获得新荣誉,填写新答卷。
“先锋本色”展现,深扎“红色根基”
党建引领,目标坚定,履行职能不动摇
亮点之一:突出政治导向,把好融合方向。据报道该分局坚持做到筑牢政治忠诚。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职责,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主题党日等学习90余次,通过党校专家作专题辅导、党组织书记讲沂蒙精神专题党课、“10分钟晨读”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
强化履职能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严真细实快”要求为标尺,通过实施强党建、铸思想、广宣讲、树典型四项措施,深化“学习型机关、研究型干部”建设,抓实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擦亮“美丽沂南 生态先锋”党建品牌。
锤炼过硬作风。以党性锤炼为手段,以执法队伍作风整顿为抓手,深入开展“执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锤炼过硬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推动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前、开新局。7月,在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技能比武中,获得全市第二名。
亮点之二:突出功能导向,夯实融合根基。推进目标相融。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和生态环保工作,积极谋划机关党的建设,对标模范机关建设要求,真正做到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注重以业务实效检验融合成效,1-10月,沂南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9、全市第二,优良天数220天、全市第一。
推进组织相融。按照“同一科室党员在同一支部、同一分管领导的科室党员在同一支部、业务关联科室党员在同一支部”原则,优化调整党支部,推动党组织建设与科室建设相融合,进一步实现支部组织生活、科室主责主业同安排、同落实,强党建促业务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推进力量相融。联动乡镇环保办党员服务队,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创建“党建+信访”工作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做好信访维稳、一排底线等工作,1-11月,“12345”热线问题解决率100%,一次办好率为100%,群众满意率为100%,重办化解率为94.12%,连续四个月在县直部门及联动单位热线办理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亮点之三:突出创新导向,搭建融合载体。打造党员教育阵地。注重以文化人,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正在打造党风廉政建设文化长廊、200余平高标准党建阵地和廉政警示教育场所,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守牢廉洁从政思想防线。
筑强环境执法平台。探索实施以“局队站合一”为重点的“党小组”执法新模式,通过跨局队站成立党小组,破除业务壁垒,实行执法办案大联合、监督检查大联合、信访查处大联合,实现执法人员力量新突破。
创新环保宣传模式。利用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检察院、公安局等多部门开展线下环保宣传。创新性打造生态环境违法警示案例小剧场,参加场景式廉洁教育宣讲比赛,获得全县三等奖。
“先锋品质”赋能,传递“政务阳光”
联建惠企,制度利民,树立新风展内功
领导挂帅,督导落实,突出服务导向,检验融合成效。服务企业促发展。分局机关党支部与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中联水泥党支部开展“三级联建”活动,以“环保体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结合“一支部服务一企业”,深入开展“送法、送策、送技入企”活动,发放惠企手册4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指导帮扶企业42家次,破解发展难题56个。
服务社区惠民生。扎实做好“双报到”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志愿服务活动14次,完成“双报到”社区、“红领书记”任职社区建设共驻共建项目,得到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服务乡村促振兴。充分发挥派出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选派工作队员作用,主动帮扶相关村居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第一书记村青驼镇泉头村打造为全市水环境治理先进村。
突出制度导向,压实融合责任。以制度管权。在全县创新性建设“数字纪检平台”,可实时查看审批、监管、执法和信访办理等各项工作进度。通过全流程网上办理、修改留痕以及超标自动预警、超期审批和信访预警、超频检查预警等特色功能,实现全过程纪律监督,做到阳光执法、阳光审批,切实防范廉政风险。
以制度管事。将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规范化开展等20余项制度汇编成册,在县纪委派驻组和市局党组的指导下率先建立高质量的政治监督活页,通过政治监督活页监督提醒,县委巡察反馈难以整改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制度管人。完善内部监督,建立督查问效、明察暗访、“四不两直”机制。向群众发放“三必须、五严禁”监督卡,网络征集破坏营商环境线索,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召开政企座谈交流会议,定期听取党外人士、企业家意见,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先锋正气”挥拳,打造行业服务“晴朗天空”
优化流程、贴心服务、智慧化监督三位一体,提高依法行政公信力
据媒体报道,沂南分局在清廉执法中,创建品牌,受到社会赞誉。根据企业评部门”反馈、12345热线工单反映等,企业对指定环评第三方、第三方弄虚作假等问题反映突出。对此,在清廉机关建设中,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南县分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环评审批流程,着力解决第三方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足问题。
切入点之一:规范审批流程。建立《沂南县环评技术审查专家库》,由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技术审查专家库,在技术评估单位对第三方出具的环评报告评估完成后,随机抽取专家库成员组成专家团队进行复审,确定环评可行后方可出具正式批复文件,确保环评报告数据真实、可行。建立《第三方环评机构清单》,提供给有办理环评需要的群众参考,不进行官方推荐,由群众自主选择环评第三方。
切入点之二:加强行业管理。制定《沂南县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在环评领域加强环评质量监管,强化问题溯源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环评领域弄虚作假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一批责任心差、能力水平不高的环评单位和从业人员。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方服务机构黑白名单制度,通过满意度调查和日常监管情况进行量化积分排名,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方服务机构“黑白名单”监管机制,对存在环评文件造假的、环评文件在上级抽检中被发现问题通报等问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分别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在沂南市场停业6个月、责令退出沂南市场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凡列入“黑名单”的,及时向社会公示,不再向社会推荐,有主管部门的建议其主管部门降低或取消其资质,为群众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切入点之三:实行监管分开。制定《沂南县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评估工作规程》,保障第三方工作独立性,技术评估单位由行政审批局依法委托,对第三方所做环评文件开展技术评估工作,生态环境部门不干涉评估单位、评审专家的审查意见,只对其专业性、公正性、廉洁性进行有效监督。
切入点之四:强化智慧监督。构建“数字纪检”平台,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平台、用电智能监控平台、环境监测监控平台和视频监控平台进行网上整合,增加环评审批模块,与县纪委监委数据共享,登录平台随时查看分局审批、监管、执法各项工作实时进度,超期未办审批自动推送预警、全程监督,有效防范廉洁风险。
大道向远,承载众望。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南分局做到“一把手”担责,领导班子举旗在前,团队拼搏争先创优,共产党人的信念与追求,在文明执法的全过程中“变化、拼博、无畏、奉献、求正”,社会的平安、和美、有序,会在百姓平安幸福生活质量的提高中,演绎先锋新作为。
(作者:鲁政宣 临众闻 广讯 陆远 张德 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