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点燃“红盾斗志”,清廉为民在路上
清风吹而水中生廉,守本色而腰杆自强。社会将执政的权力放在你们手中,就是将公平、公开、公正的压在你的肩上。山东省沂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深明此理,用清廉史事砥砺心灵,又统筹布署,督导全盘廉政建设。从目标到制度、从举手表态到一线行动,时间记载了他们的风采。讲廉政,他们以红色信念,淬炼了政治品格;讲廉政,他们形成不贪腐、不收礼,不看社会地位高低的官品;廉政锤炼了硬的骨头,铁拳出击,挺胸做事,不怕邪恶,不怕报复,只求对得起肩上的徽章,对得起人民的对心愿。在这片土地上,维权为民,他们付出的是心血,换来的是市场稳定的双向收获。在“创建高效为民品牌”活动中,沂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到有建树,有效能,有荣誉,有点赞,在沂蒙大地树起一面旗帜。
“清廉本色”深扎“服务根基”
正作风,强机制,巧助力,筑起企业效能台阶
创建清廉机关,全力服务民生,助力发展。山东省沂南县市场监管局领导班子强担当,敢作为,成果显著。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服务型监管”理念,5月中旬以来,莒南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开展“惠企一堂课”、推进“强企一体检”、组织“扶企一整治”和健全“暖企一机制”等“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市监助企”行动。
亮点之一:开展“惠企一堂课”。坚持需求导向,将企业所需与监管业务相结合,新开发“市监助企”服务小程序,实行“企业点单、市监服务”模式,根据企业点单需求,成立由副科级以上干部带领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市监助企”小分队,精心制作课件,上门为企业面对面讲授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广告、反垄断执法等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现场答疑解惑,推动企业规范化经营,将政策红利及时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
亮点之二:推进“强企一体检”。坚持问题导向,在授课指导的同时,对企业进行一次市场监管领域的全面“体检”,落实“入一次门、查多项事”“无事不扰”要求,着力解决多头多次分散检查等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负,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各业务科室联合检查,一次性厘清企业存在的问题,精准“把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建立企业“一企一账”“体检”台账,指导企业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压实整改责任,盯紧整改落实,实现对企业的闭环监管。
亮点之三:组织“扶企一整治”。坚持目标导向,积极转变作风,树牢“为企服务”理念,结合正在推进的全县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开展涉企执法问题攻坚行动,不断提高为企服务的能力和监管本领,着力营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的监管氛围。同时,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坚决纠治市场监管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监管为民、服务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各科室、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的自觉行动,建设“服务型执法单位”。
亮点之四:健全“暖企一机制”。坚持效果导向,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提炼,着力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发展、助力企业成长的长效机制,将“市监助企”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在今后每一次为企业服务中予以落实,切实做企业发展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截至目前,已深入37家企业开展面对面授课116节,梳理存在问题82条,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措施102条。通过“市监助企”行动,莒南县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找准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将监管融入服务,让服务促进监管,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在服务企业过程中的能力和水平,把“先服务再执法、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的新理念落实落细落地,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清廉内核”启动,挥动清廉监管拳头
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筑屏障”
临沂市沂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两手抓两手硬”,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冷链非冷链、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计量认证等重点领域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对底线问题“零容忍”,切实保障安全发展。
“防”字当头,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充分发挥牵头作用,推动专班化运作,全面做好冷链食品和非冷链进口集装箱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打好冷链食品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日常检查和定期核酸检测,完成检测从业人员42236人次,食品及包装33577件次,环境87355件次。非冷链专班运行全面规范,妥善处置临沂汇丽鞋帽有限公司牛二层革涉阳事件,化解疫情风险,消除社会影响。推动发挥药店的哨点作用,坚持一线采集、一线报备、一线预警,先后统计购买退烧、止咳药品人员登记11356条。
“严”字为先,狠抓食药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全县162家食品生产企业实现全覆盖检查,对速冻(调理)食品、包装饮用水、鸭血制品等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整治,检查企业80家。全县149家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实现全覆盖检查,完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县-乡镇-监管所”三级网络监管体系,落实农批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五项制度”,强化保健食品日常监督管理。检查学校食堂426家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736家。开展药品生产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排查问题300条,已全部整改完成,对30家新冠疫苗指定接种单位和1家疾控中心进行了四轮全覆盖检查,药品不良反应较好完成了市局下达的指导性计划。
“包”字统领,切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对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行ABC分类管理,将全县313家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监管所落实包保责任,由99名监管执法人员认领对接包保责任,做到“人企对应”,“每人包企业,每企有人包工”,不出现监管盲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检查企业556家,排查隐患问题120个。全局设备安全监察员人员分组开展乡镇异地互查,共检查企业80家,全县18家气体充装站气瓶追溯体系全部建成。
“规”字为范,始终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紧紧抓住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以点带面,强化监管。在生产领域,以鞋类产品、电动自行车、毛绒玩具重点开展9项集中整治;在流通领域,围绕妇女儿童用品、塑料制品、头盔产品等8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上半年对全县加油站监督检测覆盖率和油品覆盖率67%,合格率达100%。
“准”字立标,扎实推进计量认证领域安全。结合计量监管服务体制改革,重新理顺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全县367家安全防护用计量器具企业完成帮包到人。通过开展“双随机”检查和重点领域检查相结合,全面开展计量领域集中整治活动,检查加油站93个,加油机440台,加油枪769个,检查医疗机构39家,医疗强检计量器具1544台,非强检计量器具938台,整治了计量秩序,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清廉春风”吹拂,营商环境中“展雄风”
树行风,促规范,重成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架桥梁”
据媒体报道,沂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以身作则,清风自律。亮点之一:重点实事项目简介:为依法规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切实解决恶意投诉侵害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挤占基层市场监管执法资源等问题,降低恶意投诉举报集中领域违法行为的发生率,沂南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依法行政、公正高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扎实开展了依法规制恶意投诉举报、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推进热线首发降量提质“专项深办”工作。总体要求2024年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6月底前基本完成,取得显著成效,下半年深化巩固,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恶意投诉举报“专项深办”,引导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经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质量水平,针对非法牟利性“打假”和索赔等恶意投诉举报行为,按照依法处置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规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联合规制,达到明显降低恶意投诉举报总量、减轻企业负担以及不断提升诉求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的工作目标。
亮点之二:准确研判,倾听民声,运筹帷幄,立规矩。首先建立恶意投诉举报办理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工作措施。联合县司法、公安、热线受理中心等部门出台了《依法联合规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了《恶意投诉举报“专项深办”十项措施》、《投诉举报深入办理工作措施》、《涉嫌恶意投诉举报“专项深办”工作规程》等有效措施,明确了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认定与处置、举报奖励的原则等有关规定。
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研究建立了各分管领导分别包保、及时调度、牵头研判等工作机制,成立了联合规制恶意投诉举报以及虚假注册和工业产品、虚假广告和网络经营、特种设备、食品安全、药械化安全6个整治专班,持续推进重点领域集中治理。
依法联合规制。加强与司法、公安、12345热线受理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综合运用联合规制、分类处置、线索移交及重点整治等有效措施,从信息共享、行政执法、涉刑移送等方面强化协同联动,形成联合规制工作合力,依法规制恶意投诉举报行为。
亮点之三:信息保障,规范管理,分类处置建机制。加强分类处置。加强对投诉举报的甄别和研判,对涉嫌恶意投诉举报的情形,依法将投诉举报人的实名身份信息与市局“日预警”进行比对,对符合恶意投诉情形的,按规定作出终止调解的决定;对符合恶意举报情形的,加强信息核实确认和异常名单信息的收集上报,严格适用举报奖励政策规定,积极搜集恶意索赔的相关线索并及时向公安部门移交。
加强异常名录信息收集。以市局“日预警”情况通报为参照,及时搜集恶意职业打假人的相关信息、投诉举报情况,按规定要求建立《投诉举报异常名录》,指导承办单位规制恶意职业打假行为。
加强案件移交工作。加强对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核实确认,对于列入异常名录或明显不以消费为目的、对经营者进行敲诈勒索的恶意索赔情形,及时录入《投诉举报异常名录》,收集和完善涉案证据材料并将名单和证据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亮点之四:加强劝导和引导,活动深入扎实。加强企业合规指导。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明确经营者的义务,采取发布提醒、行政约谈、合规培训、上门指导等形式,加强对市局《惠企助企政策手册》的宣传,引导市场主体主动有效地规避各类可能被恶意投诉举报的情形,压缩恶意投诉举报空间。
指导企业正确应对。紧盯企业最关心的利益受损问题,指导企业正确区分职业打假、恶意索赔及其表现形式,及时搜集和完善恶意索赔人的证据材料,对恶意投诉举报行为不支持、不协商、不调解,留足证据,拒绝私了,及时将线索提交有关行政部门处理,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再到防范一类事”。
加强消费维权引导。充分利用日常宣传和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媒体,持续加大正向舆论宣传,引导消费者通过正当手段维权。鼓励消费者直接拨打市场监管局电话投诉,减少转办环节,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加强对恶意索赔人的劝导,采取告知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耐心说服教育等方式加以劝阻、教育和批评。
树行风,强治理,成效显著。“用首发”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恶意投诉举报“专项深办”工作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了“用首发”工作开展。联合规制、工作例会、专班推进、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的建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传导了压力,提升了热线办理效率。今年以来,共受理12345热线工单5127件,诉求响应率99.90%,问题解决率98.07%,群众满意率96.72%,三项重要指标分别高于98%、96%、90%的标准要求。
恶意索赔行为得到有效规制。通过对恶意投诉行为不予受理或终止调解、对恶意举报行为依法采取收集实名身份信息和严格适用举报奖励政策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恶意索赔行为破坏营商环境的现象。今年以来,确定为恶意索赔的热线工单共654件,按照分类处置要求,其中作“终止调解”处理的投诉121件;恶意投诉举报人提起行政复议204件,不予受理188件,终止12件,维持1件,驳回3件;报送不合规诉求480件,教育劝阻高频索赔人员36人;目前,已列入《投诉举报异常名单》6人,向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犯罪线索1条,移送案件1件。
时光流逝,真心无愧。经过拼摶,他们向社会展示的执法态度,创建成果,文明风尚,都是廉政执法的收获。流水无言,而口碑经得住风吹雨打,更加绽放异彩!
(作者:鲁政宣 临众闻 广讯 陆远 张德 余庆)